摘要:武术是一种纯粹的民间文化形态,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和浓郁的地域特色。中原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盛行尚武之风,又是古代行气术的重要发源地,为内外兼修、形神合一的中国武术准备了合适的土壤。少林武术源于嵩山少林寺,少林拳系涵盖了北方的大部分拳种,并对其他诸大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太极拳源于博爱千载寺,为唐村李氏和陈家沟陈氏所共创,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智慧和处世之道,使中国武术步入更高的文化境界。形意拳源于山西,传入河南后发展为河南派形意,并衍化出洛阳、南阳两支。苌家拳源于汜水,为苌乃周所创。拳派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竞争,特别是地域文化之间的竞争,太极拳以其文化上的优势而后来居上。
中国武术,古称“拳勇”、“技击”,民国时又叫“国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之一,也是民族传统文化在武技一道的体现。中国武术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其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中和养气之说,同时又融汇了道家的守静致柔、释家的禅定参悟等诸多理论,从而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武学体系,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武文化”。中国武术浸润着民族的性格气质,蕴含着中华民族对搏击之道的独特悟解。它既不同于那种张扬自我、崇尚刚猛的欧美拳击,又不同于极具岛国文化特色的日本空手道,也不同于带有浓烈热带丛林气息的泰拳。中国武术讲究刚柔相济,内外兼修,既有刚健雄美的外形,更有典雅深邃的内涵。中国武术不仅仅是搏击术,更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也不是力气与技法的简单结合,它饱含着哲理,深蕴着先哲们对生命和宇宙的参悟,以一种近乎完美的运动形式诠释着古老的东方哲学思想,追求那种完美而和谐的人生境界。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大国,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均极为复杂。由于历史与民族的原因,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的发展很不平衡,各地风俗民情也颇有差异,于是很早就形成了若干个各具特色的较小的文化区,如中原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关陇文化区、吴越文化区、巴蜀文化区、闽南文化区、岭南文化区,以及后起的京派文化区和海派文化区,等等,它们无不拥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实际上就是由这些地域文化融汇而成的。
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它必然要打上地域文化的烙印。
武术又基本上属于纯粹的民间文化形态,其生命力深藏于社会下层百姓之中,所以它的地域特色又是最浓郁的,保留着原始古朴的风貌,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外来文化的影响(大概只有两汉时期佛法的传入是仅有的一个例外)。中国武术的所有流派,都是以地域文化为底蕴,从地域文化中孕育出来的。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国武术以地域文化为底蕴,先后形成了七个地域性的大拳系。在每一个大拳系中,又以某一拳种为中心,衍分出若干个自成体系的拳派。这七大拳系是:
一、少林拳系,以中原文化为底蕴,以黄河下游的豫、鲁、冀三省为中心;
二、武当拳系,以荆楚文化为底蕴,以湖北、江苏、四川为中心;
三、峨眉拳系,以巴蜀文化为底蕴,以四川为中心;
四、南拳拳系,以闽南文化和岭南文化为底蕴,以福建、广东为中心;
五、形意拳系,以三晋文化和燕赵文化、中原文化为底蕴,以山西、河北、河南为中心;
六、太极拳系,以中原文化为底蕴,以河南、北京为中心;
七、八卦拳系,以京派文化为底蕴,以北京为中心。
其中,少林、武当、峨眉三大拳系都以名山、名寺、名道观为依托,形成较早,而形意、太极、八卦三大拳系形成较晚,且最早流行于北方。人们习惯上把武当、形意、太极、八卦称为内家四大拳派。
少林拳系
俗话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名驰中外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就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
嵩山位于河南中部,气势雄浑磅礴,被推为五岳之首,为历代帝王祭天封禅之处。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嵩山有着特殊的地位。据史料记载,黄帝、尧、舜均曾巡狩嵩山,鲧和禹也都曾在嵩山一带活动,夏王朝就兴起在这里。嵩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原文化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中原地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自古便盛行尚武之风。早在战国时代,就有“齐愍以技击强,魏惠以武卒奋”的记载(《汉书?刑法志》)。“魏惠”是魏惠王(公元前370──前319年在位)的年号,当时魏国的国都在大梁(今河南开封)。西汉初年,河南又先后出现过几位名垂青史的大侠,像洛阳的剧孟、陈地的周庸、梁地的韩无辟、阳翟的薛史、颍川的韩孺、轵地的郭解等等,虽屡遭官府杀戮,而游侠之风不止。史称中原多任侠之风,洵非虚言。
在河南出土的汉画像石中,有不少有关古代中原武术的珍贵资料,如郑州出土的“剑戟对刺图”,唐河出土的“击剑图”,南阳出土的“舞剑图”和“空手夺枪图”等,反映出当时的武术已经出现了单练套路和对练套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同时,中原地区又是古代行气术的重要发源地。行气,又称导引,今通称气功。道家气功是我国各种气功中影响最大的一支,盖源于老聃和庄周,而这两位先哲都是中原人。
老庄的行气理论与阴阳五行学说相结合,其后成为中国武术内功训练的基本理论。老子所揭示的某些哲理,诸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大巧若拙等,后来被中国武术的各种拳派普遍吸收,更被包括太极拳在内的诸内家拳派奉为技击原则。庄子在《刻意篇》中所言的导引动作,可视为行气与武术相结合的雏形。
内外兼修、形神合一是中国武术的基本特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武术与气功相互渗透融汇,气功家吸收武术中的某些动作以加强导引效果,武术家则通过系统的行气训练来合理调节心态情绪,以充分调动人体内部的潜力,追求“以意领气,以气催力”的技击效果。这样,不仅促进了如少林拳那样的外家武功的发展,而且为太极拳等内家武功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元之际,武术与行气的密切结合成为中国武术发展的大趋势。少林武功至明末而大备,太极拳至清初而崛起,都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
此外,我们还必须考虑到历史上中原人民的性格气质对少林拳系的影响。
中原地区历来自然条件比较艰苦,夏季炎热,冬季酷寒,多水旱之灾,且兵连祸结,战乱频仍。在如此环境的长期磨砺下,中原人民养成了吃苦耐劳、诚厚朴实、坚韧不拔、刚勇骠悍的品格。他们“拙于作伪,亦羞于作伪”,很有毅力和耐性,但又乐天知命,保守性较重,“得寸守寸,败亡不易。”①相对于东南沿海人而言,中原人举止比较严谨,传统观念更重,思想不易激进。这种比较循规蹈矩的思想特点,使他们很容易接受神权崇拜,也使他们容易迷信佛教的轮回之说。所有这些,都为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寺院武功的产生和发展准备了合适的土壤。
中原人身高体壮,伟岸多力。他们多憨厚之态,少黠敏之智,反映在拳路上,则是大开大合,劲力迅猛。少林拳质朴无华,很少搞花架子,其编排完全从实战格斗出发,来去一条线,起横落顺,即横身而进,顺身(侧身)而落,在击敌的一瞬间,使自己身体的受敌面积变得最小。它要求“拳打卧牛之地”,意思是与敌接战,或进或退,不过是两三步之间。中原人身体重心较高,所以少林拳特别注意发挥腿击的优势,主张“手打三分,脚打七分”,又有“手是两扇门,全凭腿打人”之说。
关于少林武功起源,前人多附会于南天竺高僧菩提达摩(?─528或536年)。说他曾在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罗汉十八手,又撰有《易筋经》一书,少林寺僧众遂据此而演化出繁富的少林武术。
其实,菩提达摩并没有长住少林寺,乃至面壁九年的事,他也从未创编过罗汉十八手,更没有写过《易筋经》。《易筋经》本是一部伪书,是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道人宗衡托名达摩所撰。书中托名唐初名将李靖(原名李药师)所写之序,漏洞百出。《易筋经》的出现,比达摩所处的时代晚了一千一百年。这本书大概在清朝嘉庆、道光年间(1796─1850年)才传入少林寺,不久又由少林寺传出,于咸丰八年(1858年)刊行,内容有所增加,易名为《卫生要术》。关于达摩的不少传说,大多是北宋初年才问世的《景德传灯录》中杜撰的,不足为据。
少林武术的渊源,只能是北方地区,特别是中原地区的民间武功。至迟在两汉时期,中原地区的武功已发展到相当水平,行气导引之术也已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少林寺的和尚多数来自中原民间,有些人入寺之前就会武功,入寺之后又在僧众之间相互切磋传授。少林寺僧一向有兼收并蓄、善于学习的传统,所以能够广泛吸收僧俗两界的武功精华,不断总结提高,并有所发展创造。
隋朝末年,少林寺十三武僧助唐王李世民击败王世充,少林武功从此渐有名气。五代时,少林高僧福居邀请十八家武林高手入寺献艺。福居博采众长,去粗存精,汇成《少林拳谱》。金元之际,少林高僧觉远又与兰州高手李叟、洛阳名师白玉峰(后在少林寺出家,法号秋月)定交,三人同归少林,新创七十余手。从隋唐到金元,是少林武术不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少林寺以武功名扬天下是在明清时期。
明朝嘉靖年间(1522─1566年),倭寇窜扰东南沿海,少林派武僧八十余人在月空等人率领下勇赴沙场,屡挫敌焰,先后有三十余人为国捐躯。嘉靖四十年(1561年),抗倭名将俞大猷(福建晋江人,其武功学于泉州)途经少林寺,指点拳术和棍法。俞大猷在看过僧众的表演以后,认为少林寺棍法传久而讹,真诀皆失,乃从少林寺僧众中选出宗擎、普从两位少年僧人,让他们随军南下,亲自传授武艺,历时三年有余。普从不久去世,宗擎学得真诀,回寺广传僧众。万历五年(1577年),俞大猷又在京师授给宗擎《剑经》(此为论棍之书,当时把棍称为长剑,故称《剑经》,而非论剑之书)。
在名家的指点下,又经过实战的磨练,少林棍术水平在晚明时期有了明显提高。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程宗猷著《少林棍法阐宗》一书,把少林棍法列为棍家“正传”之一。其后,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进一步提出“诸艺宗于棍,棍宗于少林”,第一次将少林棍术列为诸家棍法之首。至此,少林棍术已被公认为武术正宗。
少林棍术名扬四海之后,少林寺僧众又致力于拳术的提高。明末时,“寺僧攻拳”,因少林拳术“犹未盛行海内,今专攻于拳者,欲使与棍同登彼岸也”②。当时,少林僧洪记又从刘德长学得独步天下的峨眉枪法。与此同时,不少文人感叹国事日非,内忧外患,遂自觉习武,以图报国,一时文人习武之风大盛。在武装抗清失败以后,一些志士仁人耻于剃发留辫当新朝臣民,纷纷遁迹山林,削发为僧。他们大多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些人又有深厚的武术功底。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民间的俗界武功与原有的少林武功再次交流融汇,使少林武功愈臻精湛。
入清以后,中原地区的习武之风依然盛行不衰。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清廷曾下旨严禁民间习武,但少林寺僧众依然暗中练武不辍。少林寺的反清民族意识曾引起清廷的注意,而少林武功则通过包括秘密会社在内的各种渠道广泛外传。以少林寺为代表的寺院武功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中国武术史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
明末清初之际,少林武术广泛吸收了北方许多拳派的精华,同时也吸收了南方的棍术和枪术,在本寺武功的基础上加以融汇提炼,终于形成了内容广博、技艺精湛的少林拳系,全面取得了武术正宗的崇高地位。试看有关少林武技的种种记载,绝大多数见于清人的笔记小说,便是一个佐证。同时,由于僧俗两界武艺的频繁交流,也由于少林武术的名气越来越大,北方的不少拳派,或受到少林武功的影响,或托名少林以自重。这样,少林拳系实际上就涵盖了中国北方地区的几乎所有的武术门派,少林武术也成了中国北方地区武术的总称。
少林拳系与其余六大拳系均有渊源关系。大概在明清时期,少林武功逐渐向外辐射,对南拳拳系、峨眉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并对形意、太极两大拳系的出现产生了催化作用。
少林拳术的要旨是拳禅合一。少林寺本是佛教禅宗的祖庭,为曹洞一脉的名刹。禅宗最讲究明心见性,顿悟成佛。在佛门眼中,参禅是正道,拳勇一类乃是末技;禅永远是第一位的,拳永远是第二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拳法可谓从禅法中化出,为外动之禅法。
一般论者认为,目前流行于北方地区的许多拳种,如梅花、炮拳、洪(红)拳、功(弓)力、劈挂、通臂、短打、燕青(秘踪)、拦手、螳螂、七星、昭(朝)阳、关东、八极、戳脚、鹰爪,以及长拳、猴拳、苌家拳、岳氏连拳,等等,都属于少林拳系。上述每一拳种又都拥有各自独立的若干拳械套路和功法。目前,仅少林寺内秘传的拳路就有234种、器械套路137种,合计371种,另外还有以“少林七十二艺”为代表的若干功法,可谓集中原武功之大成了。
近年来,少林武功的名气如日中天,以“少林”冠名的各种武馆遍布大河南北。然而,物壮则老,盛极则衰,少林武功也自有它的隐忧所在。
少林武功的代表无疑是少林寺。然而,作为禅宗祖庭,洞宗名刹,少林寺却徒以武功显而不以佛法名,诚如前人所讥:“止识拳棍,不知棒喝。”武术是一种文化形态,如果抽去了其中的文化内涵,那么武术也就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拳脚运动。如果离开了固有的文化积淀,武术就很难有所发展,其水平也很难提高。拳派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文化领域里的竞争,是地域文化之间的竞争。同是兴起于北方的太极拳,凭借其文化上的优势,从诸大拳派中异军突起,后来居上。其涵盖地域之广,练拳人数之多,已使少林拳瞠乎其后,一跃而成为全国第一大拳派。个中原因,值得深思。
有武而无文,居安而不思危,自我感觉始终良好,少林拳的隐忧也许就在这里吧?
太极拳系
在中国武术中,最能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莫过于太极拳了。
中国武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由约到博,又由繁而简、由博而约的漫长历史过程。至明末清初之际,中国武坛上拳派林立,争奇斗妍,形成了繁富而博大的武学体系,在武术史上蔚为奇观。也就在这个时期,内家拳迅速崛起,最先是武当,而后是形意、八卦、太极,标志着武术史上新时代的悄然来临。
内家拳特点是技击与内功紧密结合,练拳与养生融为一体。在技击原则上,内家拳多是以逸待劳,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少胜多。无论是在技击理论、实战技法方面,还是在健身养生方面,内家拳都为中国武术开辟了新的途径,向雄踞中国武坛的少林拳系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太极拳是内家拳中最富于智慧的拳种。然而,关于它的起源,一直处于争论之中。一种意见认为太极拳为河南陈王廷所创,另一种意见认为该拳为山右王宗岳所传,后传入河南温县陈家沟(又名陈沟),复由陈长兴传出。近百年来,两种意见相持不下,遂成武术史上一大公案。
然而,根据近年发现的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所修之河内唐村(今属博爱)《李氏家谱》,可以初步断定太极拳源于河内唐村的千载寺,为唐村李氏与温县陈家沟陈氏所共创。
千载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67年),原名无极寺。东魏武定三年(545年),更名千载寺。相传古时有一位名叫尹寿子的先哲曾在此研修“无极之道”,被老子奉为先师,故千载寺从东魏时就被誉为“无极故里”、“无极之乡”。千载寺规模宏大,寺东为三圣祠(又名“三圣门”),供奉伏羲、文王、孔子“三圣”。三圣祠之东为道观太极宫。这三组建筑群背靠柏林岭,由西向东纵向排列,紧密相邻,占地五百余亩,构成了儒释道三教合流、共处互融的特殊人文景观。
千载寺僧人与太极宫道士的习武之风源起甚早。相传早在唐初,千载寺僧十力(河内人,614—727年)就博通“文武医易”,弘扬三教合一,精研导引吐纳,“创艺无极养生武功”③。其后,千载寺、三圣门、太极宫习武之风相沿不辍,并传教附近百姓,俨然为一方武学渊薮。
《李氏家谱》系唐村李氏十世孙李元善所修,系统记录了从明洪武四年(1371年)至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这二百四十余年间唐村李氏共十二世的重要生平事迹,从而揭示了太极拳的源起之谜。
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原为山西人,明朝太祖定鼎,因豫北于长年战乱天灾之后人口锐减,遂下诏移民。李氏始祖清江公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凤凰村,徙居河南怀庆府河内县唐村。当时,官府在千载寺“设司驻员,迎迁分办”,大批移民在千载寺、三圣祠、太极宫暂得栖息,而“三教圣师”则对移民们“舍食传拳”,使山西移民深感恩德。在这次长途迁徙中,李清江与温县陈家沟始祖陈卜等人一同从洪洞县广济寺的大槐树下出发,沿途互相照应,“相舍衣食”,后在千载寺“拜圣结义”,为其后李、陈两氏共创太极拳埋下了伏笔。
从清江公起,唐村李氏即以崇文尚武为旨,世代相传不替。明清两朝,李氏后人中考取进士、举人、生员功名者不乏其人,同时亦经商、传武,遂成为河内一大望族。至八世祖春茂(1568—1666年),李氏家传武功出现质变,奠定了太极拳的雏形。
李春茂考取生员后,即入千载寺、三圣祠、太极宫,拜博公武道为师,“读《孙子兵法》,练无极功、十三势拳剑、枪艺、箭艺。誉传神功,弘扬三教论,游教传拳晋、鲁、陕、浙、湖广,名焉。擅观星相,推八卦,号称'三教武师’,又称'武杰进士’,以教书传拳为生焉。”
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春,李春茂在千载寺太室祠撰写了《无极养生拳论》,从哲学意义上阐发了无极养生拳的原理和功效,为太极拳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同年,李春茂又撰写了《十三势行功歌》,强调以意领气,气行周身,以腰为轴,屈伸开合,动静相寓,默揆力意,从技术层面阐明了练拳的关窍所在,规定了行拳风格。
在完成了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的双重准备之后,太极拳的出现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而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则是李春茂的儿子李仲、李信及他们的姑表兄弟陈王廷(字奏廷)。
李仲(1598—1689年),字峰,号仲元,为春茂次子。李信(1606—1644年),字岩,为春茂四子。《李氏家谱》称,李仲、李信与陈王廷在千载寺、三圣祠、太极宫拜师结义“创拳”,“创艺太极养生功、十三势拳”,在中国武术史上,第一次把“太极”与拳术联系在一起。其后,陈王廷参加武举考试,考官不公,李仲、李信打抱不平,酿成命案,避居杞县姨母家传拳,李信入叔父李春玉所开粮行主账,而“造赈谣,石粟济危,粮行破”,李信又重返故里,再入千载寺习武。崇祯十三年(1640年),经其堂弟李牟“牵诱”,李仲、李信加入李自成农民军,颇受重用。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信遭李自成冤杀,李仲远走浙江,投奔三弟李俊,“传拳为生”。
经明末清初的战乱变故,太极拳被迫衍化为两支,即唐村李氏与陈家沟陈氏,两支大体呈平行发展态势。
由于唐村李氏的李仲、李信一代及其子侄辈有十人参加过李自成军,曾与清军作战,生死殊异,故清军入关后,唐村李氏的太极拳发展颇受影响。李仲的五个儿子都一度远走浙江。长子李元钦终生以传拳为业,次子李元臣曾在安徽和河南舞阳传拳,四子李元善为武学训导,五子李元明在杭州武林享有盛名。但在唐村,太极拳仍在悄悄发展,至十二世李鹤林(1716—1808年),太极拳又步入更高的武学境界。
李鹤林为贡生。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李鹤林撰写了《太极拳论》和太极拳《打手歌》,精辟阐明了太极拳的练法和技击特点,成为太极拳发展史上最经典的拳论文献,至今仍被各派太极拳奉为圭臬。
李鹤林所传弟子众多,除了李氏宗裔外,还有王安民、王霖苍、苌乃周、王宗岳等。其中,王宗岳是山西洪洞县凤凰村人,当时在唐村教书。晚清以来,在武林中广泛流传的王宗岳《太极拳论》竟与李鹤林的《太极拳论》几乎一字不差,可证前者正是李鹤林的《太极拳论》的传抄本。
李鹤林之后,唐村李氏中名师辈出,如李万清、李载清、李永龄、李永达、李永适、李嘉臻、李嘉际、李嘉忠、李嘉兰、李嘉芳、李振兴等,均为太极高手。直至民国年间,唐村李氏习武之风依然不绝。
再说温县陈家沟一支。
陈王廷(约1600—1680年)为陈家沟陈氏第九代,亦为生员。清兵入关后,他投奔在登封玉带山举兵反清的李际遇。顺治元年(1644年),李际遇兵败降清,旋被杀害,陈王廷也归里隐居,直到去世。在这三十多年中,他潜心研究道家典籍《黄庭经》,“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④。在千载寺太极拳的基础上,陈王廷又创编新拳,丰富拳理。
自陈王廷之后,陈氏族人中历代高手辈出,如十世陈汝信、陈所乐,十一世陈大鹍、陈大鹏、陈申如、陈恂如,十二世陈敬柏、陈继夏,十三世陈秉奇、陈秉壬、陈秉旺、陈公兆,十四世陈有恒、陈有本、陈长兴,十五世陈耕耘、陈仲甡、陈季甡、陈青萍,十六世陈延平、陈延熙、陈复元、陈垚、陈鑫,十七世陈连科、陈发科、陈春元、陈宝璩、陈子明,等等。其中,陈鑫(1849—1929年)所撰《陈氏太极拳图说》一书,全面而深刻地阐释了太极拳行拳理论,在太极拳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经有清一代二百余年研练浸润,陈氏太极拳日臻成熟完美,形成了独立而完善的拳理拳法体系,自成一格,名扬天下,为太极拳的发展与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太极拳的出现是中国武术史上一次了不起的革命。它把技击与导引吐纳之术合二而一,以意念为指导,以经络为基础,以螺旋、缠绕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意行气,劲由内换,柔中有刚,刚柔相济,使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
在技击原则上,太极拳是一种重在防御、以守为攻、以退为进的拳术,用老子的话说,就是“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太极拳讲求以静制动,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慢胜快,以少胜多,以巧胜拙,最忌以拙力死拼滥打,最忌硬顶硬抗。这是一种蕴含着深奥哲理、充满了智慧的拳种,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生、对宇宙的悟解,可谓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
与唐村李氏广收弟子不同,在清道光年间以前,太极拳只在陈氏族人中代代相传,人称“陈氏太极拳”。大概直到清朝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才逐渐外传,并以北京为中心,衍化出杨、武、孙、吴四大流派,迅速流布全国。
如果说直到清朝中期之时,太极拳还只是一个拳种的话,那么到了清末民初,杨、武、孙、吴各成一派,成了五花竞放之势,大名鼎鼎的太极拳系才算真正形成。它是中国诸大拳系中形成最晚的一个,但恐怕也正因为如此,它又成为中国诸大拳系中最富于活力的一支。
自明初以来,唐村李氏与陈家沟陈氏一直是耕读传家,保持着文武兼修的优良传统,不仅历代均有技击高手,而且也出现了杰出的技击理论家。这一传统也影响到其他四支太极拳。所以,直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的诸大拳系中,太极拳始终居有文化层次上的明显优势。研究太极拳的著作,不仅数量最多,而且有理论深度,在功法和技击方面也较少保守性,显得襟怀坦荡,血肉丰满,平易实在,不喜吹牛。
文化优势,大概就是太极拳的活力所在吧?
河南形意拳
如果说太极拳以轻灵圆活的风格在内家拳中独领风骚的话,那么形意拳则以其硬打硬进、电闪雷鸣般的风格在内家拳中别树一帜。形意拳又叫心意拳或心意六合拳,与武当、太极、八卦合称内家四大拳派。
形意拳出现于明末清初之际,创始人是姬际可。旧时有人说形意拳为达摩所创,或说为岳飞所创,均为附会之辞。
姬际可字龙峰,祖籍山西洪洞,明初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据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手抄本《姬氏族谱》卷二记载,姬际可“技勇绝伦,老年破流寇于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
姬际可生活在明末清初,遭逢乱世。相传他早年曾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学艺十年,颇得少林秘传,尤精枪术。他考虑到眼下正逢乱世,尚可执枪护身,倘若处于太平之世,不带兵刃,一旦遇到不测,将何以自卫?于是他潜心钻研,变枪为拳,取“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之意,创编出形意拳,在里中教授子弟,人称“际可拳”。
姬际可的首传弟子,除了他的六个儿子以外,还有一位“南山郑氏”。南山郑氏再传安徽贵池人曹曰玮(字继武)。曹曰玮系康熙甲戌科(1694年)武状元,官至陕西兴汉镇总兵,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卒于任。曹曰玮传新安人王自诚,王自诚又传山西祁县人戴龙邦及河南洛阳人马学礼。
戴氏乃祁县首富,其产业素有“一座南山半座城”之称。戴龙邦回山西原籍后,传其子文英、文雄,于是形意拳又回传山西,形成山西一派。
戴文雄传直隶(今河北省)深县人李洛能(商人,名飞羽, 1803─1888年)。李洛能晚年回直隶原籍,传授弟子较多,由此形成河北一派。
马学礼是回民,祖居洛阳东北邙山脚下的马坡村。因为儿子不爱习武,马学礼就把技艺传给外甥马兴(1754─1844年)、马三元,以及南阳人张志诚,由此形成河南一派。
马兴乃文武全才,他熟读兵书,曾任四品武职。马兴把舅父马学礼的每一个单把(即单式)发展成一个小套路,变成左右二式的单趟拳法,并创编了一些套路,使河南派形意日臻丰富完善,形成独特风格。马兴撰有《洛阳圣行心意六合拳谱》,珍藏于家,惜在抗日战争期间遗失。
马兴传儿子马梅虎(1804─1924年),以及刘万义(马梅虎的表弟,其拳艺多由马梅虎代父传授,1819─1918年)等。马梅虎是河南派形意拳的第三代名师,他定下了严格的传拳门规:凡忤逆不孝、贪财如命、逞能欺人、贪酒好色者,概不得传;不求千式有,只要一招精;功成艺就,决不许在街头卖艺求钱。
马梅虎传人甚多,较著名的有金乐、巴诚义、马文升、张家盈、张四辈、孙福生、孙茂林、孙大来等。在此之前,河南派形意只在回民内部传授,人称“教门拳”,从马梅虎起,才打破了这个规矩,传给汉民。马梅虎的汉族弟子有吴抓子、权天才等。
刘万义传女儿大翠,以及马梦乐(1867─?)、马振太等。
以上是河南派形意的洛阳一系,下面简述河南派形意的南阳一系。
张志诚择徒极严,得其真传者只有李政一人。李政是张志诚的外甥,河南鲁山人,以保镖为业。李政传朋友张聚(鲁山人),张聚又传给外甥(一说表侄)买壮图(鲁山人,?─1877年)。买壮图是商人,常来往于鲁山、周口之间,传人较多,较著名的有舞阳丁兆祥(阿訇)、郏县李宝森、西安安大庆(阿訇,买之朋友,撰有《守洞尘技》),以及周口的袁凤仪(原习少林拳)、尚学礼(原为袁凤仪之徒,习少林拳,约1865─1939年)等。
安大庆传宝鼎(西安人,字显庭,武庠生,1860─1947年)。1921年,宝鼎在川北盐署任职时,在三台创办“潼川积健武术社”,免费授拳,于是河南派形意传入四川,形成四川一支。宝鼎著有《内功十三段图说》和《心意拳谱》。
袁凤仪曾创办“万胜镖局”,传杨殿卿、卢嵩高(1874─1962年)、宋国宾(1885─1960年)。杨、卢、宋都是周口人,人称“周口三杰”。杨殿卿晚年迁居西安,传其子洪顺、洪生。卢嵩高晚年定居上海,传其子卢波,以及马贻芳、裴锡荣、解兴邦、孙少甫、周凯龙、李敬臣、凌汉兴、杨肇基、王守熙、徐文忠、吴永铭、于化龙、张兆元等。这是河南派形意在上海的一支。
宋国宾是汉族人,经其“把兄弟”卢嵩高极力引荐,才被袁凤仪破例收为徒弟。1927年,宋国宾任职蚌埠码头关卡,兼任消防队教官,其徒弟多是码头工人,如何顺成、蒋安坡、李克俭、唐学英等。这是河南派形意在安徽的一支。
尚学礼曾在上海租界当过十多年门卫,后在开封清真寺教拳,其传人有尚青癸(尚学礼过继之子)、穆廷斌、吕瑞芳(丁兆祥之外甥)、周作民、王效荣等,多定居河南。
自马学礼之后,河南派形意衍化为两支:一支为马兴所传的洛阳系,一支为张志诚所传的南阳系。洛阳一系至今仍主要在洛阳地区流传,拳路较多。南阳一系流传较广,今河南各地(除洛阳外)的形意拳名师,多是南阳一系的传人,并远传至其他省市。
形意拳基本属于象形拳,系摹仿一些动物的捕食及自卫动作编成套路,即所谓“象形而取意”。山西、河北两派的形意拳以十二形为主,河南形意拳以十形为主。在实战中,山西、河北两派形意多用梢节,即拳掌击敌,而河南派形意更注意发挥中节、根节的作用,擅以肘膝和肩胯击敌。
从姬际可创拳到清末民初这二百多年间,形意拳的内容不断丰富完善,其拳理也逐步深化。据考证,山西姬氏最初所创之拳叫“心意六合拳”。戴龙邦增编了五行拳,李洛能创立了三体式,河南派形意更增编了定身拳、玄妙拳等多种拳路。拳理也从戴龙邦起为之一变,取道家炼气养生之说为基础,使形意拳褪去佛门色彩,发展成道家拳派。李洛能把“心意六合拳”改名为“形意拳”,使之名实相符。如今,只有河南派的一些拳师还沿用“心意六合拳”或“心意拳”的旧称。
形意拳虽属内家拳派,但素以骠悍雄劲、勇猛快速著称。其动作雄浑质朴,整齐划一,简练实用,讲究短打近用,快攻直取,与太极拳的风格迥然有别。
在技击原则上,形意拳主张先发制人,主动进攻,抢占中门,硬打硬进。形意拳极重视胆气,拳经云:“五行合一处,放胆必成功。”又云:“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面前来手如不见,胸前来肘若无闻”,“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不招不架,只是一下”,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
然而,形意拳毕竟是内家拳,它的拳法理论依然与道家思想有关,与武当、太极、八卦诸拳种同出一源,而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妙。
形意拳在中国武术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提出了武学的三大境界,即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首次厘清了武术功力的层次差别,从而大大丰富了中国武术的理论宝库。而以上三大境界的名称,都是形意前辈从道家“内丹派”那里借来的。
炼精化气又叫“易骨”,是形意拳的第一层功夫,目的在于练出明劲,即示形于外的刚猛之劲,同时还要打通任督二脉,完成小周天功。炼气化神又叫“易筋”,是形意拳的第二层功夫,目的在于练出暗劲,即刚中含柔的劲,同时还要打通奇经八脉,完成大周天功,使气血贯通周身。炼神还虚是形意拳的最高境界,又叫“易髓”,目的在于练出化劲,也就是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刚柔相济,即所谓“阴阳混成,刚柔悉化”。拳经说:“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有心有意都是假,拳到无心方见奇。”就是指化劲而言。这才是武学的极致。
形意拳是一种比较简约的拳法,没有任何花架子,也很少有跳跃动作。它的主要拳路,如五行拳、十二形等,都是单练式,一左一右,反复演练,简朴实用,毫无华丽气息,几乎没有什么观赏价值。但是,由于习拳者每天都要将这些简单的动作重复数十次乃至上百次,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可达数万次之多,所以一旦与人交手,在速度、力量、准确性诸方面均可达到惊人的地步。
形意拳以少胜多,以拙胜巧,同时又讲究以快打慢,以刚摧柔,鲜明地体现了近二百年来中国武术由博而约、由繁而简的发展趋势,因此能够在诸大拳系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到了清末,形意拳系以晋、冀、豫三省为中心正式形成,堂而皇之地跻身于全国七大拳系之列。
目前,形意拳系已经涵盖了大半个中国,并远传海外。在美国传播河南派形意的是于化龙(周口人)及其弟子徐谷鸣,而河北派形意所传更广。个中原因,除了形意拳动作简约、适于实战等因素外,还与该拳系历代传人较少保守性并致力于理论研究大有关系。从王自(子)诚、戴龙邦起,历代高手大都有拳论传世,于拳理、拳法的研究步步深入,时有创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武学体系。由此可见,形意拳系与太极拳系一样,都是以其潜在的文化优势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苌家拳
作为少林、太极两大拳系的发源地,中原不仅以其丰厚的武术资源,对全国产生了强大的辐射作用,同时又以其博大的胸怀,对其他地域的武术文化表现出高度的包容性和吸纳融汇能力。苌家拳就是一个例证。
苌家拳为清乾隆时人苌乃周(1724—1783年)所创,流行于荥阳、巩义、新密、开封、安阳等地。
苌乃周,字洛臣,汜水(今属荥阳)苌村人,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苌乃周是岁贡生,但自幼即痴迷武术,读书之暇,惟以练武为乐,虽屡遭兄长训诫,而痴情不减。初无师承,后遇蜀人梁道,与谈技击诸术,师之,得悟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之理,武功大进。明末时,又有虎牢关人张八以武功驰名。相传张八刀枪剑戟,无不精通。其神拳二十九势,世无敌者,时称“神手张八”。苌乃周私淑张八,尽得其术,并得到洛阳人闫圣道指点,颇有进益。闫圣道乃少林派传人,精罗汉拳法。苌乃周又拜唐村李鹤林为师,研习千载寺太极拳,并曾造访温县陈家沟,为陈氏第十二世陈继夏所败,二人遂定交,苌乃周从陈继夏学得太极内劲,同时将自己创编的子午鸳鸯钺套路传给陈继夏。
在融汇少林、太极、峨眉三大拳派精华的基础上,苌乃周独出机杼,勇于探索,自创出独具一格的苌家拳来。于少林、太极之外另辟出一方武学新天地。
苌乃周武学思想的核心是炼气之说。他著有《中气论》数十篇,详论炼气诀窍,手法打法,是中国武术内功的宝贵文献。
苌乃周独创“二十四字拳”,曰:阴、阳、承、停、擎、沉、开、入、尽、崩、创、劈、牵、推、敌、吃、粘、随、闪、惊、勾、连、进、退,又有“二十四字正势”与“二十四字偏势”之分,每一个字均代表一个动作。这套二十四字拳,完全从实战出发,摒弃一切花法,不纵不跳,不求美观,而务求技击效果。有些动作颇为奇特,乍看似不雅训,而恰得击人之要。
苌乃周思想颇为开明,他一反历来武林中视武技为私秘及门户之见的传统,合少林、太极、峨眉诸家之长,取其精华,创编新拳,而且一一著书立说,广传弟子。苌乃周撰有《养炼全书》,含《二十四字拳谱》《中气论》《龙虎斗》《吕仙剑谱》四种;另撰有《青龙出海谱》(附《猿猴棒》)、《三十六枪谱》《猴势谱》等。苌乃周所著各书,每个动作均绘图说明,并附有歌诀短文,详析其动作转折及用法,以便读者照式练习。
苌乃周所传弟子众多,以柴如桂、高六庚、李发文三人最为著名,另有傅小德、姚老九、张玉琳、秦成宗、唐清廉等亦以拳技著称,再传弟子中以刘廷琳、张书林最为出色,而荆方中、席太山则以私淑弟子而成名。苌氏后裔中,苌连登、苌德普、苌克俭等皆为一代名师。
除了上述少林、太极、形意、苌家四大拳派以外,中原各地还流传着许多拳法和独门武技,在当地自成一家,世代相传不替。晚清以来,开封的查拳、猴拳、梅花拳,安阳的弹腿,豫东的洪拳,淮阳的六步拳,博爱月山寺的八极拳,朱仙镇回民的汤瓶拳,以及博爱王堡的枪法(系明万历年间由唐村太极宫董秉乾所传),汜水、陕县、禹县的弹弓,淮阳回民的棍术,长垣的六合枪,开封的剑术与跤术,滑县的虎尾镰,鹿邑的跤术,等等,都曾名动一时。此外,还有不少拳论拳谱,或散落于民间,或被图书馆收藏而束之高阁。所有这些,都是中原武术文化的宝贵资源,尚有待于发掘与研究。